唐太宗李世民规定,以他的双步,也就是左右脚各1步作为长度单位,叫做“步”.并规定1步为5尺,300步为1里;后来又规定把人手中指的当中一节定为“1寸”.(唐代,一尺合今30.7cm)(今人实际1步(后脚前跟))

为什么古代的由小变大呢,中国长期以步为单位,秦汉到南北朝时规定长度单位1步=6尺,隋唐以后,改为1步=5尺,后大约每一千年增加3cm左右。原来封建统治者向老百姓征税,是收布帛、米、粟等实物的。当时国家规定了一定的税率,不能随时变更,于是为了多征实物,各代都把尺稍微增大了一点。

用亩计算土地面积,始于周朝的井田制,1亩=100平方步。秦汉到南北朝时规定长度单位1步=6尺,1里=300步,1亩=240平方步。隋唐以后,改为1步=5尺,1里=360步;

1丈=10尺=10/3m;

1亩(市亩)=60平方丈=666.667平方米=0.067公顷;

1亩(市亩)=25.82m*25.82m;

西汉时1尺等于0.231米,今3尺等于1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00公亩=15市亩;)

长度的计量单位是米,记作M.1978年,法国规定:以地球北极与南极之间相距长度的千万分之一为一米

远古时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19.9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

与尺比较接近的是咫。咫是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到中指的距离,因而稍短于尺。后来咫尺连用,表示距离短,如“近在咫尺”。

除此之外,先秦的长度单位还有丈(十尺),寻(八尺),常(二寻),此外还有仞。仞是人伸开双臂的长度,如《愚公移山》中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后来,又产生了寸以下的长度单位,它们是:分(十分之一寸),厘(十分之一分),毫(十分之一厘),秒(宋以后又叫“丝”,十分之一毫),忽(十分之一秒),微(十分之一忽)。今“丝”与“毫”连用,来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