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中的婚礼

十月廿四,郭襄十六岁生日这一天,她没有刻意化妆打扮。父母从小管得严,她应该不大很会化妆。平时经常戴的几件首饰,最近也都纷纷败掉了。头上的一支珠钗,几个月前在风陵渡口请人喝酒吃肉了。还有一对芙蓉金丝镯子,一支青玉簪,几天前和敌人尼摩星打架的时候当暗器用了。

再说,妆化得太过,姐姐肯定要笑话。郭襄选择了和平时一样,只简单化了化,基本上素面朝天。

本来,这会是一个普通的生日,和所有女孩子十六岁的生日都差不多,和“婚礼”扯不上半点关系。可能老妈下厨做几个菜,烫两壶酒,再叫上几个朋友没大没小地聚一下,半真半假地许上几个愿,就这么过去了。

让这一切变了的,是杨过要来。几个月前,他亲口答应了她的,只是答应得不咸不淡,原话是:“我答应了。这又有甚么大不了?”她反复回味这句话,语气里好像略带不走心,似乎还有一点觉得她幼稚,小题大做。所以这承诺是认真的吗?他会来吗?她完全不确定。一场生日会,就此变成了漫长的、提心吊胆的等待。任何一场聚会,如果其中有一个人太过重要,性质就会变的。同学会,如果有一个同学太过重要,那就不是同学会了,是抱大腿会了。家长会,如果有一个家长太过重要,那也就不是家长会了,是老师的汇报会了。同样地,女孩子的生日会,如果有一个男宾太过重要,那就不是生日会了。

这一天,还正好和襄阳城“英雄大会”撞车了。到处张灯结彩,宾客们越聚越多,还不停地有五湖四海的豪杰络绎到来。爹妈在忙着迎接客人,笑到脸僵。郭襄一个人躲着人群,这场大会,她本来只是个边缘人。客人不是她的客人,主题也根本和她无关。热闹是他们的,她甚至都不肯去参加。

可现场的喧闹不停传过来,却也让她产生了一种恍惚之感,有了种奇怪的压力。今天,如果那个男主角来了,自己就将会是全场最开心的人。如果那个男主角不来,所有人都会见证她的失意。坐在芍药亭中,臂倚栏干,眼见红日渐渐西斜。少女的心,也跟着太阳一起缓缓落下去。

忽然,天将黑时,灯火点亮,场记板打响,转折的时候到了。藏身在幕后的杨过一挥手,好戏就此上场。

大头鬼和神雕首先出现,一个像是小丑版的花童,一个像是威猛版的吉祥物,请郭襄进入校场。小姑娘惊喜交集,雀跃着前去,踏入了这闪着梦幻光芒的甬道。一步步地,她将从大会的边缘人,变成今晚的主角。

庆典开始了,先是三份寿礼,被杨过的使者无比高调、大张旗鼓地给她送来了。歼蒙古先锋,烧南阳粮草,夺回丐帮至宝打狗棒,这三份寿礼送完,现场欢声雷动,连做父母的郭靖、黄蓉都看得连连搓手:礼太重,太重。

他的礼物,分量重得让自己爹娘动容了。在小姑娘开心的眼里,这多么像是一场意中人的完美登门。

这时,烟花出现。流星火炮笔直上升,变成十朵烟花,辉煌地炸开,组成一行绚烂缤纷的字:恭祝郭二姑娘多福多寿。字越来越大,每一个笔画都拖曳着星芒,变成璎珞,在夜空中弥散。郭襄站在烟花底下,听着宾客的欢呼喝彩,只觉得时光停滞,美丽如梦,一阵阵地恍惚。

接着,音乐飘扬起来,结彩的巧匠,川菜的大师傅,汉口来的吹打,三湘、湖广、河南的名班……他精心找来的一切热闹玩意都粉墨登场。西南角上演起傀儡戏《八仙贺寿》,西北角上演起《满床笏》,满场上“闹哄哄的全是喜庆之声”,典礼到了高潮。如果非要说这一幕场景像什么,你会有什么联想?我觉得实在太像一场婚礼。

男主角出场,用他精心设计的方式。在那最高处、离地几丈的旗斗上,两个人从半空降下。杨过穿着蓝衫,身边还伴着白须青袍的黄药师,携着他的手。这样的亮相方式,而且还是由她的外祖父牵着手领出场,感觉是不是也太像长辈拉着新郎?

这已经不是生日了,更不是什么英雄宴了,像是给她一个人编织的海市蜃楼。郭襄成了唯一的女主角。“西山一窟鬼”簇拥着她,像是七个小矮人簇拥着公主。

所有人都知道,郭襄一生没有嫁。四十岁那一年,她削落青丝,在峨嵋出家为尼。但我却有一个大胆的猜想——她其实嫁了。在十六岁生日上,在那烟花一样闪烁也像烟花一样短暂的片刻,她在意念里把自己嫁给了杨过。

那一刻,郭襄理智上明白,这只是自己的生日,可在潜意识里,这是她的婚礼,是一场父母在座、长辈祝福、无数人见证的婚礼。这场虚拟的婚礼,没有人知道,杨过、黄蓉、郭芙都不知道,只有郭襄自己清楚。

后来郭襄一直在找杨过,踏遍了万水千山,终南山、绝情谷、万花坳、风陵渡。所有人的解读都说她是在找心上人。但我觉得,这种解读仍然低估了她的忧伤和惆怅。

她不是在找心上人,而是在找不见了的新郎。你们说我没有嫁,但其实我嫁了。烟花,就是那一场典礼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