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头脑中《易经》是河边算命老者的手中之物,一手持书,一手轻捻长髯,用昏花的双眼透过老花镜,摇头摆尾念念有词的说出他面前每个人的吉,凶,祸,福!这对于接受了坚定的无神论教育的一代人,算命从来都是迷信,都是封建阶级的的产物,都是滑稽之谈!人定胜天,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这是母亲那一代人常挂在嘴边的话。命是能算出来的吗?命运不是掌握在每个人的手里吗?!以前还真是相信这一点,一份付出一分收获,通过个人的努力定能改变命运,你看,励志的例子比比皆是呀,励志的身影的总是可以仰望到。但在生活中真是这样吗?那为何有人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呢? 有人努力拼搏却总是一无所成,惨淡一生?似乎现实与接受的观念甚是差异啊。让人不由的迷惑,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四十而不惑,可是人到中年才是迷惑重重啊!很多的事情都想不明白,为何会这样,公平在哪里?人心在哪里?人间正道在哪里?看了傅佩荣教授的解读论语才明白,哦,原来孔子的不惑是从15岁就励志终身学习,经过多年的苦读,才有的领悟啊,岂是一般人到了年龄就可到达的境界。看来想活的明白点,不是每天活着的生存下去,就要好好想想了。
   当然不能乱想了,要有借鉴的思考,捷径就是向古圣贤取取经喽!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洗涤,已经遭到了巨大的破坏,虽未彻底摧毁,但在传播继承方面,成了一个断层带。还好,宝岛台湾在传统文化的研究方面很有心得,而且又有西方文化的熏陶,二者结合,给予其以强大的生命力与时代感。这方面做得很好的一位是台湾大学哲学系傅佩荣教授。
   先生在博览了群书的前提下,从新注释了孔孟老庄,还浅显易懂的讲解了这本以前以为是天书的《易经》。
   让我们先来谈谈《易经》的非凡之处吧!它是群经之首,秦始皇焚书时唯一保留的经书,曾经翻译成多国文字且被许多学者关注。近处的日本,明治皇帝曾提出“不善易者,不得入阁”;韩国国旗上有卦图,跆拳道的8章品势也是以8个基本卦来诠释的;远处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通过易经的一阴一阳原理,领悟了二元对数,进而奠定了计算机运作的原理。(真不敢想象,现在如果没有计算机,人们该当如何生活呢?);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是弗洛伊德钦定的接班人呢)通过易经体会出了共时性原理,即许多现象在同一时间段发生,之间可能就有某种神秘联系哦,而这就是占卦的主要依据。甚至最近看到一位西班牙的博士,她的博士论文就是《画说易经》用绘画来注释易象,易韵和行动指南。
这么一看,易经原来是阳春白雪啊,都是学者,政治家研究的对象,高高在上,我们这些下里巴人似的普通人能够得到吗?再好的书,再精妙的理论,若是你看不懂,理解不了,呵呵,对你而言,就是废纸一堆,草纸不如!这就是所谓的价值。说到这个话题,想起傅教授问到:请解释一下“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咱们绝对集体说:----学习并常常复习,不是很快乐的事情吗?这是标准答案呀!考试肯定是打勾的。可是现实呢?谁愿意总是复习,并且感到其乐无比呢?那是老圣人说错了,还是我们理解错了,肯定是我们理解错了!这句合理的解释应是:学习,并将所学之感悟进行实践,不是很快乐吗?!这样说来就符合现实情况,也可以被理解了。所以,易经再好,也要被你理解,这样对你来说才是有价值的。
   正如上面丹东往事所说,易经太深奥了!我很赞同,不过如果它有10分妙,我们能悟到2,3分好,不也是很开心的事情吗。也许有人又会说,咱也不当官,又不经商,更非学者学究们,就一普通老百姓,学它作甚?易经系辞传下中有句话,“无有师保,如临父母”或许就是答案吧。(系辞传是孔子及其学生所做,对易经富有哲理的全面解说)意思就是:即使没有老师和保护者,也好像有父母在指导一样。在成人后,漫长的人生中,总是有些时刻,你会感到很迷惑,惶恐,为难,纠结,面对选择时,无从下手。这时真是希望有个高人给你点建议,帮你解解惑呀!可是,父母已经年迈,不忍叨扰;老师朋友也不便不能请教太多;这时如果有个智慧的依靠该多好啊!易经就是这样一个宝贝呀!它能给你正确的思维,(易经的义理)还能根据天地万物千变万化的奥妙情景,展现给你世间的吉凶祸福与对应之法,(易经的象数,也就是占卦)所以,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不是很有用处吗?!
   人的世界是最为复杂的,你看大自然,无欲无求,春来秋去,日落月升,万物自然生长运行,它不分任何好坏,不会说你好,就给你长出金果,你坏,就少给你吸两口气。它所给予每个人都是相同的。人就不一样了,他端坐在那里,不言不语,脑中却翻江蹈海,这般思量时是一圣人;那般琢磨时,即成一恶魔。所以物的世界单纯,人的社会复杂。但是我们是人群中的一份子,不能离群索居呀,所以如何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安身立命,学易是不二法门呀!
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都有易经的影子呢。昨天是冬至,各位吃馄饨或者饺子了吗?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也叫一阳来复(这时阴气已到最鼎盛时,该要开始消退,阳气开始增长)。你看,这里阴阳的概念就是来自易经,白天是阳,夜晚是阴,从这天开始白天越来越长,夜晚时长越来越短,就是阳开始增长,阴开始减少。
   还有咱们常说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很多大学都是以此为校训呢)便是易经乾卦和坤卦的象传,即解释这两个卦象显示的意义。
   我们生活中,早已经习惯了《易经》的许多启示。处于逆境,会想到“否极泰来”;前无去路,会想到“剥极而复”;看到社会乱象,则要求“革故鼎新”;遇到分配不均,则知道“有损有益”;甚至金庸先生的经典作品《射雕英雄传》中超级无敌的武功,“降龙十八掌”的招式名称都是用的乾卦爻辞,什么飞龙在天,见龙在田,亢龙有悔等,你看多么熟悉的名称啊,实际上易经真的离我们很近,甚至说已融化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是我们不自知罢了。
   还有,易经的一大功能占卦,是否有效呢?命运能算出来吗?那人还需要努力什么呢?!但是有句古话你也必须认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很多事情,你努力了半天,但是就差一点点,可就是这一点点不够,便如何都成不了。而且,这一点还不是你能掌控的,甚至也找不出因果关系。这就是冥冥中命运的那个神秘密码。一事所成,一要靠自我努力争取,二是事物内在自然发展规律,人是不可控制的。只有这两方面都完备,才有所成。
   因此,圣人通过观察天地大自然,发现了万物运作的一种内在联系,通过符号代表大自然的现象,再借由符号的组合和移动,描绘自然界千变万化的奥妙情境,由之展示人世间的吉凶祸福与因应之道。这就是用《易经》占卜的道理。通过占卜,你可以知道事物发展改变的趋势,可以给你的行动以启示与指点呀!
   易经的六十四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生密码,首位相应,祸福相依,甚至吉中有凶,凶中带吉。在你陷入懊悔情绪时,随即出现生机;当你正额手称庆时,危险却已悄然逼近。然后再总结这一切为: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责任的提升,德行修行的必要,增长乐天知命的智慧。人生遭遇虽有一定的步骤和结局,但是苦乐却是由个人的三个方面所左右的:一是德行,德行修养是离苦得乐的最佳保证;二是智慧,智慧觉悟使人具有整体而根本的视野,不为苦乐所困,这个整体和根本的视野很重要啊,当你看到事物的全局时,许多事情就因为了解而理解;三是能力,能力卓越的人会立刻采取行动,或是改变环境,或是自我调试,而不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易经》的易字,就是指变化,两层含义,一是:天地之间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变化提醒我们:今日异于昨日,明日又将不同,甚至没有任何一刹那不在变动之中;二是万物变化中还是有不变的规律可遵循的,《周易》的基本原则,是观察自然规律以安排人的言行,自然规律是变化中有其不变,循环不已而永葆生机。因此,人要学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古代圣人制作这一部经典,目的是:“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系辞上》):希望能够了解天下人的心意,使大家和衷共济;能够成就天下人的事业,使大家安居乐业;能够决断天下人的疑惑,使大家充满信心。
普通人看得懂的易经 4
   说了这么多,感觉易经离我们很近,也很亲切了吧。既然它是一本书,还是以一本书的特色来了解它。书,就是作者用文字来记录自己的思想。所以要看一本书,就要先从了解作者开始。那么易经的作者是谁呢?目前通行的《易经》读本,是由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所传下来的;孔颖达特地撰写了《周易正义序》探讨了8个问题,关于作者告诉大家:(1)伏羲氏最先画了八个单卦,并且将这八个单卦两两重合为64卦(伏羲氏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居三皇之首,属于上古时期的渔猎社会,那时还没有文字出现,但人们已经懂得结绳记事:用一根绳子,隔一段系一个结来传递信息。伏羲通过观察大自然,发现其精妙所在,便用结绳的特点画出了一根连着的线线:阳爻:一;和一根中间断开的线线阴爻:一 一;用这两根基本线,重叠组合,展现自然之无穷奥妙。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当亲近的,不似现在,人们都生活在钢筋铁骨中,要走入自然,必须要舟车劳顿,人仰马翻才可到达。到了后呢,呵呵,看到最多的估计还是人,常去旅游的人是知道的哦;夜晚仰望星空时也是那么的朦胧模糊;毕淑敏在坐游轮环游世界时的一些感想让人印象深刻“走在海的中央,你何时何地都会看到大海,时间淡漠了,节奏缓慢了,大海多么懒散和无所事事,偶尔间做的事就是发动风暴。它承载蕴含着无以计数的生灵,从上百吨重的巨鲸,到蝼蚁般的磷虾,在漫不经心的雪浪奔涌中,悄然完成。.........你的今生今世就是海豚跃起的光滑背脊,灵光一现酣畅淋漓。之前和之后,我们都将沉没在蔚蓝的海底,潜行着,时间的海水抚摸着我们,生生不息。”你看,当你有机会走入自然的深处时,就会不油的产生融入感。建议大家可以看看她这本《蓝色天堂》,其中一个观念很有启发性,“全局一定大于部分之和”,因为整体并不等于局部之和,它是更大和更全面的框架。)言归正传 ,夏代称其为《连山》,殷代叫《归藏》,周代叫《周易》(2 )周文王被关在羑yǒu里7年时,将这些只有图,而没有任何文字的64卦旁注释了卦辞(对这一个卦整体的说明)和爻辞(对每个卦的从下到上的六根线线做的说明,每根线就叫一爻yáo) (3)孔子及其弟子做了“十翼”,就是对简而又简的卦辞爻辞再做进一步的注释说明,这当然是用儒家思想的观点喽;现在总结如下:伏羲画出易经图-----文王将图进行了简单注释写出卦,爻辞-------孔子及弟子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说。这就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上古,中古,近古)创始了巨典《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