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践上看,二者的分歧首先表现在它们截然不同的佛陀观上。在部派佛教的分化过程中,小乘某些部派对佛陀已作了神化的解释,但另一些部派还或多或少保留着佛陀的教主即人,而非神的身份。在大乘佛教那里,佛陀则完全变成了一个崇拜的原则,他被赋予至高的神性和法力,是大慈大悲、法力无边的众神之主。在此基础上,大乘又提出佛有二身、三身以至十身的说法,同时又称三世十方有无数佛。

在修持的行径和结果方面,小乘主张修阿罗汉果,以此来求得自己的解脱;但大乘佛教认为这种目标不够高级,主张坚持佛果。如果一下子不能达到成佛的境地,至少可以先做佛的候补者菩萨(求大觉之人)。菩萨要上求菩提(智慧),下化众生,宣扬大慈大悲、将建立佛国净土做为最高目标。显然,大乘佛教的普度众生比小乘佛教追求的个人解脱更具高尚的利他主义色彩,其西文极乐世界也比不再轮回更具诱惑力。

由于目标不同,二者在修持内容和方法上也必然有不同的要求。小乘非常注重出家修习,认为出家高于在家,修习的内容主要是“三十七道品”(又称为“菩提分”)。这些项目十分繁琐,主要集中在个人伦理与心性修养的实践上。而大乘佛教则主要修习“六波罗蜜”或“十波罗蜜”。六波罗蜜指布施、忍辱、持戒、精进、智慧、禅定;再加上善巧方便、愿、力、智,为“十波罗蜜”。大乘佛教的修行方式相对小乘而言要简便得多,更易为一般民众所接受。除了出家的僧侣外,还有许多在家修行者,称为居士。居士只要遵循一些基本易行的戒条,并向寺院布施,仍可从事自己原有的职业。他们可以腰缠万贯,也可以子孙满堂。这种修行方式因为更接近现实,吸引了众多的信奉者。

大乘佛教扩展了佛法的普遍性,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使佛法与一般民众的现实生活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了。大乘思想无疑比小乘思想更为缜密、精致。

大乘经典多以恢宏恣肆的玄想、逻辑严密的论证来组织材料,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文学性质。所以有人说《华严经》像一部神魔小说,《维摩诘经》如一场多幕戏剧,《华严经》又像一个比喻故事结集。

佛教在其传播过程中,北传路线以大乘佛教为主,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南传路线以小乘为主,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我国有些地主,如云南的傣族、布朗族等也大者信仰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