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是达到““”的具体方法。

““”就是【内思】,所以,“格物致知”的“知”是【内思】的“知”。而一般的知,是【外思】的知。这两个知不是同一个意思。

在介绍“格物”之前,我们需要认识一下“”与“慮”的区别,在古汉语中,“思”字有多种的意思,其中一个意思表示“外思”。而“虑”字,在这里表示“内思”

那么,“外思”“内思”有什么区别呢?

“外思”与“内思”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维时“思维界面”的不同。

那么,什么是“思维界面”呢?

我们就拿牛顿与爱因斯坦的思维界面来对比一下: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时候,他的“思维界面”来自于“现实世界的感觉”,传说中,有只肩负伟大使命的苹果砸中了他的头……

而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的时候,他的“思维界面”完全来自于他的“意识空间”。因为“光子”在移动的时候,光速实在太快了,任何人都不可能观察到光子是如何移动的,包括爱因斯坦。

但是,爱因斯坦“看”到了,当然不是在现实世界中,而是在他的“意识空间”里,用想象力“看”到了光子在移动时的状况……

爱因斯坦有段非常著名的话: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我们都没有真正理解这段话的内涵,只注意到了《相对论》对人类的价值。其实,爱因斯坦对人类真正的价值,他发现《相对论》的思维方式远高于《相对论》本身。

《相对论》作为一种科学发现,和人类所有的科学发现一样,必将被新的科学发现所突破。而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的思维方式,却为人类开辟了一条发现真实的道路,这是永恒的

他告诉我们,发现真实并不局限在对现实世界的感官、经验、知识之中,而是在人类的想象力中(……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从牛顿与爱因斯坦的思维界面对比,我们大概可以感受到“外思”“内思”的区别。

“外思”,是以人的”感官感受“作为思维界面,以已有经验、知识为基础的思维。

“内思”,是以人的”意识空间“作为思维界面,摆脱已有的经验、知识,以想象力为基础的思维。

……

下面,我们继续来解读“格物”

“格物”是内思的具体方法,“格物”的“物”,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物,并不是同一个意思。

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物,一般都是指感官能感受到的物,比如,事物、物体、物质等等,通俗的说,就是看得见、摸得着、能理解、可接受的东西。

但是,被这样认识的物并不是”完整的物“,而是“完整的物”被人能感觉到、能理解、可接受的一小部分。“完整的物”,包括了【已经被认识到】与【还没有认识到】的两部分。【还没有认识到】的部分,基本上不存在于我们的感觉、理解、接受范围内。

而且,即使是【已经被认识到】的部分,也不是人的感官都能感觉得到的。比如,一事物内的各种关系,以及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都存在于人的感官感觉之外,人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只能在我们的“意识空间”中,通过想象力被重新还原、建构出来。

这种被重新建构出来的“意识影像”,在现实中,是一种跨越时间、空间的存在,人的感官是不可能感觉到的。

所以,对于“物”的概念,我们要有个全新、全面的认识:

我们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通过感官感觉到“完整的物”。

感觉到的物,只是“完整的物”能被我们感觉到一小部分。

“完整的物”只可能在“意识空间”中,通过想象力认识到。

“格物”的“”是指“完整的物”。

而“”就是在意识空间中,用想象力去发现(”格“字,在造字上就有一种”破物“的含义)。

”格物“这种内思的方法,对现代人类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相对论》、《量子论》的出现,意味着:人类认识真实的范畴已经超越了人类感官感觉的范畴。人类未来对真实的发现,都将来自于人类的意识空间,想象力将成为发现真实的主要手段。

但是,现代人类对想象力是有误解、有局限的,我们都没有真正理解爱因斯坦所说的想象力(IMAGINATION)。在我们现有的认识中,想象的东西都是不真实的。

那么,应该如何运用想象力(IMAGINATION)呢?就从”格物“这种”内思“开始学起。

心智玩家:还原人类源头文化、揭秘重叠结构世界、体验心智系统转换

格物致知的"知",我认为和知道的"知"是有联系的。知,可以理解为明白,接收的意思。单从文字表达来看,格物致知的大意可以理解为,研究清楚事物,从而获取食物的本质属性。

当然了,从另一角度来说,也可以是研究分析清楚事物,从而把获取的信息用到实践上来。但这里的"知"具有了双层的属性,即接收和极尽。从前者的性质来看,也是和知道的知,有所联系。

至于问题的争议点,就在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的分歧,所以就可以大胆猜测,就算是说出这话的人,也不一定知道这句简单的话,竟然在后世引发关乎唯心和唯物主义两大派系的辩论。

因此,对于这个格物致知的真实解释,就在于接受人的主观意识判断罢了。


格物致知 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儒家学派的认识论。

“知”的意思:

一般而言,“知”指的是智慧和宇宙规律。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

一般的“知”

知 zhī 【动】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know〗

以上,希望可以帮到题主!

格物之说源于四书之大学,原文大抵为:古之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齐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知致……,此处的格物应该是观察和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其产生的原由和发生变化的规律,只有这样才可能诚心诚意地修身。所以接下来:物格而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天下平。这段话的前面还有重要的一段:事有终始物有本末知所先后始近道矣。就很能说明问题。

格物的意思是:用人文探知物理的规律,加以利用。格,栅栏,捆绑的意思。物,宇宙万物的广义概念。

格物致知的致,是获得,到达的意思。知,是名词是规律法则的意思。

格物致知:就是用人文方法了解宇宙万物的代谢规律为人所用。

 

这句话原本出于孔子的学生曾参所著的《大学》一书,大学是什么,书中讲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圣贤们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理实在是深奥难懂,致知在于格物,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古人讲的也是学以致用,上致君,下泽民,就是把学到的知识,致力于治理国家。而在治理国家中,消除自己的私欲,除去自己的私心,主张公平正义,这就是格物,致知,就是把学识用到实践中去,并不是说知道的意思。

 

格物:我的研究后的理解是将事物规整、分类。

格物致知的意思我研究的结果是:将遇到的事物经过归类、梳理后,才能更好的实现对它的理解和把握。

知这个字,在这里和其他地方也可以说相同,也可以说不同。因为现在对知字的理解,大多仅限于知道、理解层面。而古语中的“知”和“识”是不同的,现代的“知”更接近古语中的“识”,而古语中的“知”不仅仅是深刻的理解,同时,只有能够掌握并熟练应用某种事物,才算“知”的水平。

 

格物致知,即通过对万事万物的亲身体验和研究来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知其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利,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格物,此谓知之至也。”

宋代以后,“格物致知”成为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到了清朝,“格物致知”被简称为“格致”,又成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的统称。时至今日,当我们谈论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时,仍然要说到“格物致知”。

出处:《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

释义: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格是什么意思?格就是画格子。在哪儿画格子?在心上画格子。在心上画格子是什么意思?那就是思,是思想的思。想是在心上起相,也就是在心上想出一个东西来。思却不是,思是把你看到的东西在心上切碎,然后一点点一层层地观察,也就是分析。格,就是分析。格物,就是对事物进行分析研究。就这么简单,很多人把格物想的很复杂。中国人都是意相性思维,所以古人把分析研究叫格物。

通过分析研究得来的知识,与你学来的知识,当然不同。通过分析研究得来的知识是直接知识,而学来的东西是间接知识。直接知识不容易忘,间接知识容易忘。

知识什么是虑吗?虑,就是过滤,拿着筛子筛东西。思虑,就是把你切碎的东西用筛子反复地过滤。当思虑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悟。悟怎么写?一个树心,一个吾。得到我的心,就是悟。思虑既久,突然迸发,就会见到本心,这就是悟。

 

 

格物致知是明朝心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观点,格物的意思就是对事物表象的探究,致知是说把众多事物内在普遍关联的规律性的东西投射到内心,以使人聪明不惑。

捎带说一句,近代教育家陶行知的知行合一学说,就是脱胎于王阳明的格物致知,但他的这个观点就比王阳明要进步了,王阳明心学的总体观点,那就是只要是你心中所想的就是真理,这是一种唯心主义,我认为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尊重真理的表现。

 

 

《大学》实际上是阐明修身治学致用的思想。在这里,“格”是探究,“物”指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规律。“格物”就是探究客观事物的本质;“致”是达到,“知”一般可以理解为认知、获得知识,但鉴于《大学》体现的哲学理念,“知”宜为获得真知、真理。

 

 

格物,这个物是心内之物,简单说就是存心要良,而良可以理解为刚好,不过也无不及,其实不用太字面,只要有利生长就好,不止自己生长哦。

格我认为可以是修,也可以是正,也可以说是规范,就这意思了。

本性(也可说本心,称呼不一样而已)本来是没有攀附任何物的,但现在有了,那就格啊,这是我认为的格物

若说是格外边的物,没尽头,也就没劲头,哈哈。

这个知,其实是通智,也就是刚说的本心,本性,道,主,真主,随便怎么称呼啦,就是那个妙不可言,不可思议的存在啦。

 

 

“格物”通常被认为是追究、探寻事物的本来面目或一般规律,但我以为不然。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和“理学”、“心学”的话语逻辑自相矛盾。“格物致知”的“格”,应该是格挡、格杀、抵御的意思,即只有抵挡物、物欲带来的侵扰,才能内心安宁以致良知!

 

 

知就是阳明心学指的那个人人心中都有的那个良知。良知本是清纯无偏见的。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是与生俱来对事物的认知。为什么后来对事物的认知会有偏见,就是心中有了私欲。阳明心学是教人在本心上用功,去除私欲心中的良知便会没有偏见。对宋以来程朱理学的错误用功方法进行了改正,提出了心既是理,四句经典教条,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至知就是去除私欲以找回我们原本的良知。

 

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