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卖瓜和人民币汇改

   王二是个种西瓜的,家里有好几亩旱涝保收的好地,加上王二又肯在地里花功夫,每年种出的西瓜都是又大又甜。

   每年夏天,瓜熟蒂落之后,王二就会进城卖瓜。王二卖瓜和别的人不太一样,他在自己的瓜摊前打出一个横幅:天变地变瓜价不变!王二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不管别人的瓜卖什么价钱,他的瓜一直都是6毛8分一斤,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有人问王二:别人家的瓜价每年都变,随着季节也变,刚上市的时候卖得贵,过了立秋就赶快打折,为什么你的瓜价就是一直不动?

   王二说了自己的故事。王二刚开始种瓜的时候,也是随行就市的卖瓜。那时候,王二最担心的就是不知道最后打下的瓜能卖多少钱。瓜价每年、每月、每星期甚至一天之内都在变动。种瓜王二是一把好手,没人能比。可是卖瓜却愁坏了王二,这价格老是在动,让王二觉得心里特别不踏实。后来王二想了一个主意:管他别人的瓜卖什么价钱,我自己只卖一个价钱不就行了。于是,王二自己定了个6毛8分一斤,图个又顺又发的吉利意思。从此,王二再也不用为瓜价发愁了,用王二自己的话说:这样做让我和我的顾客都觉得特别稳定。

   不过,王二的价格稳定不是没有代价的,越来越让王二有难言的苦闷。只是“瓜价不变”的名气已经出去了,王二也不好一下就真的不继续这么做。

   王二的第一个苦闷是天气不归他管。天气热了,吃瓜的人多还好。但去年夏天,天天下雨,天气比往年凉快很多,因此瓜很不好卖。别的卖瓜的一看情况不好,5毛,3毛甚至1毛5一斤都卖了,王二的瓜再好,6毛8一斤也不怎么卖得动。王二只能看着那些泡在水里的瓜发愁,但既然说过瓜价不变了,王二也只能咬牙坚持。结果是,去年所有卖瓜的都赔钱,但谁都没有王二赔得多。王二的几千斤瓜,最后因为价格太高,一半都没卖出去。

   王二第二个的苦闷是赚了吆喝不赚钱。去年那样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多数时候,夏天吃瓜的人不少,瓜也很好卖。市面上的瓜价动辄能卖到1块,甚至1块5一斤,所以王二根本不愁自己的瓜卖不出去,经常是一上市很快就卖完了。但问题是,王二的瓜卖得是快,但赚得却远没有别人多,别人卖一个瓜能顶王二卖两三个瓜。王二表面上很风光,但随着农药、化肥、种子和柴油的涨价,这些年卖瓜挣得反而越来越少。王二也不是不知道这件事,一亩地能收6000斤西瓜,一斤6毛8,一斤不剩全都卖了也就4000块钱进项。进项是固定的,成本却在不停的上涨,可不是只能越挣越少?

   王二最大的苦恼还是遭很多人的白眼。在卖瓜的人中间,王二是最孤立的一个,因为王二的价格总是和别人的不一样。比别人低的时候,王二就显得是在抢别人生意,压低了市场价格,别的卖瓜的能不恨王二吗?比别人高的时候,王二的瓜卖不动,也没有人同情王二,觉得他是活该。但问题是,连王二瓜摊边上影碟店的梅老板还有书店的欧老板也不喜欢王二。过去到了夏天,梅欧两位也经常会进点西瓜放在店门口卖,但现在有了王二,他们的卖瓜副业也进行不下去了。而且他们经常从王二那里买瓜,照顾王二的生意,但王二却很少从他们这里买碟买书,照顾他们的生意。

   王二还能理解一点为什么其他卖瓜的不喜欢他,同行是冤家嘛。可是梅欧两位老板,卖的东西和自己不沾边,也不喜欢自己,就让王二觉得很委屈,更何况梅欧两位没有少从王二这里买瓜吃。王二心想:你们不也是图便宜才到我这里买瓜,干嘛得了便宜还卖乖?王二也想着多从梅欧两位那里多买点书和碟,只是王二卖瓜挣得太少,书和碟又都有盗版的,梅欧两位的正版店王二不是特别消费得起。

   王二经常在想,要是我也跟别的卖瓜的一样,随行就市的卖,也许就没这么多头疼的事情了。去年不会因为瓜卖不掉亏这么多,瓜价高的时候我还能多挣好多钱。我的瓜好,跟别人一样的价钱一样能卖得动。要是我多挣了钱,买点正版的书和碟又算什么大事?也省得梅欧两位一天到晚给白眼。现在这样,价格是稳定了,可是收入一点都不稳定。唉,这个世界要是所有的东西都是价格不变那就好了,少多少苦恼啊!

   中国当然不是王二,人民币的汇率也不是西瓜的价钱,美欧显然也不是梅欧两位老板,巴西、印度、墨西哥和印尼这些国家自然也不是卖西瓜的,这些国家可能也不会真的就在20国峰会上让中国下不来台。但,这个世界上有些基本的经济学道理是相通的。

   中国完全有权利选择把人民币汇率定在6块8毛2换1美元,但中美汇率只是一个相对价格,中美汇率稳定了,别的东西就很难稳定,包括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全球危机的时候,所有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都在贬值,唯有人民币很辛苦地跟着美元升值,让中国的出口雪上加霜。经济复苏了,大宗商品涨价了,人民币又开始跟着美元贬值,让大宗商品的涨价百分之百的传导到国内的原材料以至于最终消费品的价格,增加通胀的压力。欧洲出现了债务危机,人民币又开始跟着美元一起看欧元坐过山车。

   这个世界上充满了各种无法预见无法控制的东西。在这样的世界里,死死地盯住一个价格不放,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而言带来的未必是稳定,反而可能会是放大各种冲击。浮动汇率并不是弗里德曼心目中那样的万灵药,但缺乏足够灵活性的汇率恐怕更不是稳定的基石。

   在这个意义上,人民银行罕见的在6月19日发表中英文的“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声明,不仅是一个在20国峰会前十分聪明的政治姿态,更是一件对中国自己也有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