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萨期陷阱
在人口学研究中间发现,早期的人口再生产情况是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同时存在,人口的高出生率受到高死亡率抵消之后,呈现低增长率趋势。
在工业革命之后,大约经过了100多年的时间,西方人口生产上的“两高一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就逐步被“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趋势所取代。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高死亡率的各种因素,是人口再生产与农业时代生存资料实现匹配的关键过程,马尔萨斯说战争、饥荒和瘟疫都是促使人口下降到与生存资料生产水平相适应的道路,人口数量要在某种方式和程度上与农业发展成比例的观点是一个内含的逻辑。马尔萨斯提出两个级数的理论: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料仅仅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就被人称为“马尔萨斯陷阱”。
200多年前,一位名叫马尔萨斯的英国牧师出版了一本小册子《人口原理》,描绘了英伦岛国人口膨胀的可怕前景。200年间,英国通过开拓殖民地、推进工业与技术革命以及开展对外贸易,安全绕过了“马尔萨斯陷阱”。
关于经济停滞在一个较低水平的人均收入水平,经济的发展带来人口的提升,人口的增加反过来又稀释人均资本占有量并进而使人均产出继续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的论述最早由马尔萨斯在1798年的“有关人口问题的原理”一文中提出。这一观点至今也广为人们所接受。尝试对马尔萨斯体制的刻画依赖于两个主要因素,其一是只存在农业生产;其二则是收入和人口的交替影响,即人口增长率是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函数。
跳出陷阱
按照西方的历史经验和学术智慧,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时代,人口迅速增加是不可能的,必然要受到马尔萨斯陷阱的限制。近代以来,欧洲人口增长确实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这主要得益于智利的硝石开采和秘鲁沿海的鸟粪资源,这促使欧洲在化肥工业成长起来之前,就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的单产水平,这是欧洲突破马尔萨斯陷阱的历史因素,这个突破本身是作为地理大发现之后资本家的革命性作用来受人称道的。
其实从农业生产条件和土地承载人口的能力看,中国的自然条件明显不如欧洲,但是中国的人口密度很早就超过了欧洲水平,如果说人口一定要满足农业生产限制的话,那么显然中国的这个限制要比欧洲更宽松一些,或者中国突破限制的能力要大大高于欧洲,否则就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的人口密度长期高于欧洲。这个一方面可以从中国传统的精耕细作农业得到部分解释,晚明以来海外新的农作物如玉米甘薯等的引进也是一个原因;另外中国传统的中央集权制政府也很关注农业生产条件,长江大堤,江汉平原的围垦,洞庭湖平原的围垦,黄河的堤防整修,淮河-洪泽湖高家堰的修缮,明清两代政权都出力很多;还有就是由于受到地方舆论的强大调节,中国农村地区的分配状况不算是特别畸形,佃农给地主交地租多少可以打些折扣,分配越平均就越是能够帮助承载更多的人口。总体而言,中国历史上人口密度大的主要原因不是自然方面,而主要是社会因素的作用:就是中国传统社会整合程度要高于欧洲的农业时代。
按照马尔萨斯的理解,中国二十世纪前期的战争都是必须的,服从减少人口数量之需要;实际上直到1949年,美国的政客艾奇逊还在白皮书中间,断言中国无法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必然要陷入各种形式的内乱,中国的“民主的个人主义者”可以在乱中取胜夺取政权。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战争终止了,和平和秩序在整个中国大地上降临,人口高出生率的问题确实存在。特别是得益于分配相对平均,改善了最底层社会民众的生存条件,医疗卫生条件迅速改善,导致人口的死亡率急剧下降,从而使得新中国人口出现一种“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增长率”趋势。这个趋势对于中国的精英们来说,简直是大事不好,人多了就分薄他们的福利和资源占有水平,因此就极力主张迅速进行计划生育政策,完全枉顾民众的接受程度,也不考虑国家和地方进行计划生育工作的物质准备和条件,他们唯一的目标就是要减少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人口。
1 农业社会;
2 生产率恒定:0-1800年,生产率没有大的变化,基本是在400多-500多美金左右;
3 耕地恒定;
在上述三个条件之下,所有的历史就是马尔萨斯陷阱循环:
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灾难(战争、饥荒、瘟疫)→人口减少→人均耕地增加→盛世来临、人口增长;
所以真正能改变历史的就是一个生产率的问题,科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