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知识,一旦人类忘记了它出现的条件、回答的问题以及起到的作用,都会丧失其科学特性。
1 | 发端 | ||||||
1.1 | 最早的科学文献 | -420 | 希波克拉底 | Hippocrates | 《格言集》 | 《Aphorisms》 | 用文字解释物质世界的首次尝试 |
1.2 | 人类所不可及 | -360 | 柏拉图 | Plato | 《蒂迈欧篇》 | 《Timaeus》 | 对宇宙全局的首次描绘 |
1.3 | 变化 | -330 | 亚里士多德 | Aristotle | 《物理学》 | 《Physics》 | 第一个关于进化的理论 |
-330 | 亚里士多德 | Aristotle | 《动物志》 | 《History of Animals》 | |||
1.4 | 沙粒 | -250 | 阿基米德 | Archimedes | 《数沙者》 | 《The Sand-Rechoner》 | 数学首次被用于测量宇宙 |
1.5 | 真空 | -60 | 卢克莱修 | Lucretius | 《物性论》 | 《On the Nature of Things》 | 第一篇完全摒弃了上帝的有关自然的论文 |
1.6 | 地心说 | 150 | 托勒密 | Ptolemy | 《天文学大成》 | 《Almagest》 | 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著作 |
1.7 | 古代最后一位天文学家 | 1514 | 尼古拉·哥白尼 | Nicolaus Copernicus | 《纲要》 | 《Commentariolus》 | 关于宇宙的有更缜密的数学计算支持的解释 |
2 |
方法的诞生 | ||||||
2.1 | 新提议 | 1620 | 弗朗西斯·培根 | Francis Bacon | 《新工具》 | 《Novum organum》 | 对亚里士多德的挑战,对科学方法的最早描述 |
2.2 | 论证 | 1628 | 威廉·哈维 | William Harvey | 《心血运动论》 | 《De motu cordis》 | 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的对古代最大的权威的批驳 |
2.3 | 亚里士多德之死 | 1632 | 伽利略·伽利雷 | Galileo Galilei | 《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 《Dialogue concerning the Two Chief World System》 | 对古代权威的颠覆,对观察法和证据的支持 |
2.4 | 仪器和工具 | 1661 | 罗伯特·波义耳 | Robert Boyle | 《怀疑派的化学家》 | 《The Sceptical Chymist》 | 通过扭曲自然和延伸感官来改进实验方法 |
1665 | 罗伯特·胡克 | Robert Hooke | 《显微图谱》 | 《Micrographia》 | |||
2.5 | 推论之规则 | 1687 | 艾萨克·牛顿 | Isaac Newton |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 | 将实验方法延伸适用于整个宇宙 |
3 | 阅读地球 | ||||||
3.1 | 地质学的起源 | 1749 | 孔德·德·布封 | Comte de Buffon | 《自然史》 | 《Natural History:General and Particular》 | 地球科学之创始 |
3.2 | 新科学的法则 | 1785 | 詹姆斯·赫顿 | James Hutton | 《地球理论》 | 《Theory of the Earth》 | 关于地球的现状有两种不同的理论解释 |
1812 | 乔治·居维叶 | Georges Cuvier | 《初步探讨》 | 《Preliminary Discourse》 | |||
3.3 | 一个漫长而渐进的历史 | 1830 | 查尔斯赖尔 | Charles Lyell | 《地质学原理》 | 《Principles of Geology》 | 均变论成为标准 |
3.4 | 无解的问题 | 1913 | 亚瑟·霍姆斯 | Authur Holmes | 《地球的年龄》 | 《The Age of the Earth》 | 计算地球的年龄 |
3.5 | 伟大理论的复兴 | 1915 |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 | Alfred Wegener | 《海陆的起源》 | 《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 | 大陆漂移 |
3.6 | 大灾难归来 | 1997 | 沃尔特·阿尔瓦雷茨 | Walter Alvarez | 《雷克斯和末日火山口》 | 《T.rex and the Crater of Doom》 | 将罕见的灾难重新纳入地球历史 |
4 | 阅读生命 | ||||||
4.1 | 生物学 | 1809 | 让·巴蒂斯特·拉马克 | Jean Baptiste Lamarck | 《动物哲学》 | 《Zoological Philosophy》 | 对生活历史进行系统阐述的首次尝试 |
4.2 | 自然选择 | 1859 | 查尔斯·达尔文 | Charles Darwin | 《物种起源》 |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 首次从自然的角度对物种起源做出解释 |
4.3 | 遗传性特征 | 1865 | 格雷戈·孟德尔 | Gregor Mendel | 《植物杂交试验》 | 《Experiments in Plant Hybridisation》 | 遗传法则和遗传机制浮出水面 |
4.4 | 综合论 | 1942 | 朱利安·赫胥黎 | Julian Huxley | 《进化:现代综合体》 | 《Evolution:The Modern Synthesis》 | 将细胞层面的观察与进化论的宏大理论相结合 |
4.5 | 生命的秘密 | 1968 | 詹姆斯·D.沃森 | James D. Watson | 《双螺旋》 | 《The Double Helix》 | 生物学揭开遗传特征之谜 |
4.6 | 生物学与命运 | 1976 | 理查德·道金斯 | Richard Dawkins | 《自私的基因》 | 《The Selfish Gene》 | 新达尔文主义还原论的兴起及其受到的抵制 |
1978 | E.O.威尔逊 | E.O.Wilson | 《论人性》 | 《On Human Nature》 | |||
1981 | 史蒂芬·杰伊·古尔德 | Stephen Jay Gould | 《人的不可测量》 | 《The Mismeasure of Man》 | |||
5 | 读懂宇宙(现实) | ||||||
5.1 | 相对论 | 1916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 Albert Einstein | 《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 | 《Relativity:The Special and General Theory》 | 突破牛顿力学的局限 |
5.2 | 讨厌的量子跃迁 | 1922 | 马克斯·普朗克 | Max Planck | 《量子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Quantun Theory》 | 亚原子粒子随机转弯的世界 |
1944 | 埃尔温·薛定锷 | Erwin Schrodinger | 《生命是什么》 | 《What is Life》 | |||
5.3 | 宇宙大爆炸的胜利 | 1937 | 埃德温·哈勃 | Edwin Hubble | 《星云世界》 | 《The Realm of the Nebulae》 | 回到宇宙起源的问题,并思考其终点 |
1950 | 弗莱德·霍伊尔 | Fred Hoyle | 《宇宙的本质》 | 《The Nature of the Universe》 | |||
1977 | 史蒂文·温伯格 | Steven Weinberg | 《宇宙最初三分钟:关于宇宙起源的现代观点》 | 《The first Three Minutes:A Modern View of the Orign if the Universe》 | |||
5.4 | 蝴蝶效应 | 1987 | 詹姆斯·格雷克 | James Gleick | 《混沌》 | 《Chaos》 | 复杂的系统以及我们目前理解的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