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模糊

  中国文化的特点,是留白,像中国水墨山水画,像齐白石的虾,画纸上没有墨迹的地方,比有墨迹的地方多,不像西方的油画,油漆要盖住全部画布。
   留白也就是给对方留有想象的空间,留白也就是给对方自由,留白是一种创造,是将现实的提升,留白也是至简至精的表达,美就在观察、表达、意境之中。
   从理论上讲,是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汉语,又定义又不定义。易学叫“物类”。“物类”也是留白,乾的定义是明确的,乾在方位、人物、交易、婚嫁,等三、四十个“分类”中,分别代表不同的“物”,任何人都不会搞错,就像在“人物”类中,父不会和母混淆一样,乾就是乾,坤就是坤。这像数学中的X、Y、Z、a、b、c,但乾不是未知的X、Y、Z,也不是每次都需要重新定义的常数a、b、c。乾就是乾,千年不变,在不同的“分类”中,代表不同的“物”,称之谓“物类”。
   这对外国人是一个挑战。他们可能分不清下面的话:
   1、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2、剩女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谁都看不上,二是谁都看不上。
   3、女孩给男朋友打电话:如果你到了,我还没到,你就等着吧;如果我到了,你还没到,你就等着吧。
   4、单身的原因:原来是喜欢一个人,现在是喜欢一个人。
   5、死了没有:我差点未被车压死,我差点被车压死。

  这和物类一样,“乾”必须放到情景中,“乾”中必须放在上下文中。
   角度、高度、深度、广度,以及目的、动机,在这里都起作用。
   不仅老外难搞懂,我们自己也常常搞错。记得上学的时候,我们同学之间常常争论,争了一个小时,最后才发现,我们讲的不是一回事。

  我看网上文章,也多是如此,民主、自由、国、家、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无政府主义、老虎、苍蝇,你说你的,他说他的,都在那里自说自画,你把它放在这个“分类”中,他把它放在那个“分类”中。
   你要反腐,他要趁机排除异己;
   你要举红旗,他扯大旗做虎皮,包着自己吓唬别人;
   你好心提意见,他要借此把你打倒;
   你要总结教训,他则专门抹黑,把你妖魔化;
   你要他港人治港,他要一人一票;
   ……

  这就是汉语的模糊性。
   其实又何止是汉语。说想亲吻你的手的人,可能正是想咬掉你手指头的人。
   还是我的老师好,我们一进大学,就告诉我们: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为什么这么说。
   出门看天气,进门看眼色,这是中国人的大智慧。
   眼是心灵的天窗。
   你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