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的故事结构、情节设计及装配

舞马长枪

故事里的生活才是生活里的故事。

短篇小说与长篇小点的对比

无论是创作短篇小说,还是长篇小说,其根本是相同的。

它们之间的区别也很简单,短篇小说的篇幅短,长篇小说的篇幅长。

正因如此,短篇小说要惜墨如金,只能聚焦一个或很少的几个人物,故事中只能详细描述中心人物或人物的一个主要行动和一个主要变化,所有的语言都必须围绕中心情节。短篇小说的优点是高度浓缩,因为他关注的是“要是……会怎么样”的问题。如果一部短篇小说情节紧凑,扣人心弦,文字简洁,结构合理,感情真挚,作者掌控得很好,那么它就是一部很好的短篇小说。

我的读书笔记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

通常情况下,短篇小说常常表现的是生活的“横切面”,而不被用来抒写人生这场大戏,这也一直被视为短篇小说区别于中长篇小说的一个基本特征。中外短篇小说大师,如契诃夫、鲁迅等,他们的短篇作品,主要都是写生活横断面的;茅盾的短篇小说,则基本上全部是表现生活横断面的。当然,规则是人定的,规则也是用来打破的。当今文坛,短篇小说姿态万千。有写横断面的;有写纵切面的;有纵横交错、熔为一炉的,而其中有的以断面为根基,穿插较多的历史回顾,有的则以纵的贯穿为线索,却着力开掘一二个断面。不可否认,有不少优秀的小说家的确可以运用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表现人生的“纵切面”。但是,个例并不具备普遍性。大师不是普通人。

长篇小说常常表现的是人生的“纵切面”。长篇小说由于篇幅较长可以涉及很多问题,可以对故事进行充分的扩展,所以长篇小说需要更多的冲突和危机。

一部长篇小说实体书出版的字数约为18~25万字,而网络小说,可以多达百万字甚至几百万字以上。

我的小说到底是适合短篇小说还是长篇小说?

如果你的小说只是想写一个主人公在毕业后纠结于考研还是就业,想刻画一个人在面对选择A与B时的内心纠缠和矛盾冲突,比较适合短篇小说;如果你的小说想写一个主人公在一年或是三年,变或是十年间通过自身的努力,与生命抗争,与周围的人竞争,最终取得成功,那比较适合长篇小说。

小结:短篇小说常常表现的是生活的“横切面”,长篇小说常常表现的是人生的“纵切面”。

故事的情节设计及装配

不论是长篇小说还是短篇小说,都需要人物、情节、背景、场景以及特定的视角,这其中情节设计尤为重要。

首先,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箭头朝右,代表故事的发展方向。

起始端,填上你的故事开端;

末尾端,填上你的故事结局;

中间再分两段(或多段),加入你故事的大低潮和大高潮。

这个过程就是小说故事的情节装配。

上面这张图是我绘制的故事情节装配结构图。

A是故事开始点;B是故事低潮点;C是故事高潮点;D是故事结尾点。

AB之间的部分是小说故事的序幕;BC是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对抗;CD是小说故事结尾。

根据不同的题材或是故事构思,BC(故事情节发展和对抗)可以再细分,即对小说里的主人公进行几次打击或是考验,以展现主人公在不同层面的成长和历练。

在这张图表中,还有两个关键的地方,情节点I和情节点II。

一旦你确定了你的开篇场景是什么,就可以着手将故事开始布局讲述,小说的开篇字数不会太多,唯一的目的就是让读者明白你的故事在讲什么,要完成什么任务。而在第一幕故事序幕即将结尾处的情节点I是要引出一个具体的事变插曲或突发事件,把故事引入主线。而在第二幕故事发展即将结尾处的情节点II同样也是要引出一个具体的事变插曲或突发事件,把故事引入高潮后结尾。

经典故事解读电影《泰坦尼克号》

一、影片叙事风格

主要采用的是倒叙的方式,以主人公叙述往事的形式展开故事,具有强烈的追溯性色彩。

二、故事时代及期限

主体故事发生在1912年4月10日——4月14日期间,四天之内。

三、影片结构

影片时长:3小时14分钟(194分钟)

第一幕,故事建置,通过探险队在海底发现泰坦尼克号的沉船引入故事背景,进入故事。

第二幕,爱情的产生,JACK和ROSE坠入爱河。

第三幕,巨轮撞冰山,ROSE冒险救JACK,放弃逃生机会,生死相依。

第四幕:巨轮沉没,JACK为了ROSE放弃自己的生命,女一获救。

第一幕是从探险队海下探险,发现沉船开始,然后找到了沉船里的保险柜,却没有找到“海洋之心”,意外发现了一张裸女素描画。老年露丝在电视上看到后,赶至探险队。

在这一幕中,找到了沉船里的保险柜却没有找到“海洋之心”,是交待观众,探险队此行的任务就是找到“海洋之心”。“意外发现了一张裸女素描画”则是情节点I,正是因为这个事变插曲,才开始了后面的故事。这么说,我想大家应该会明白了吧?

情节点:一部小说里会有N个情节点,所谓的情节点就是将故事从东引到西的一个事变插曲或是突发事件。

请记住,情节点是塑造人物的一个功能,它可以揭示人物的性格并且推动故事的发展走向。

第二幕:故事发展

完成的第一幕(故事序幕)后,我们接着进入第二幕(故事的情节 发展)。

第二幕(BC段)也是小说里的重要单元,是整个故事对抗的戏剧性情境。

在小说故事的进程中,你想要你的主人公赢得、得到、获取的成就是什么,你就可以针对这个需求来制造障碍,从而使你的故事变成主人公克服一个接一个的艰难挑战,在战胜这些困难的过程中,完成人物塑造和人物成长蜕变。

你一定要记住,所有的故事都是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行动;没有行动就没有人物;没有人物就不会有故事;而没有故事也就不会有小说了。

在第二阶段,主要是故事的发展和对抗。故事里的人物将会遭遇冲突,冲突就意味着去对抗。这里的冲突主要是外在冲突和内在冲突两种。

外在冲突,即存在着一种力量在与人物的进行对抗,例如他爱上一个姑娘,可是同时有另外一个帅哥也喜欢这个姑娘,于是双方开始展开竞争;例如他在寻宝的途中,遇到了野兽,或是遇到了某种自然灾害,亦或是有反方力量在暗中施加压力……

内在冲突,比如恐惧,无论是对失败的恐惧,还是对成功的恐惧,或者是对亲密关系和所犯罪行的恐惧。内在冲突是转变为人物行为的一种阻碍,这是一种人物内心的情感性力量。比如一个曾经误杀过好人的狙击手,再次执行任务时的心理障碍,或者一个有恐高症的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在高空作业……

在这一阶段,比如你想让你的主人公经历四次事件,完成四次对抗。那么千万不要讲完一个事件,再讲第二个事件,弄得像是四个故事的拼盘。

最起码的做法:你在讲述第一个事件时,临近末尾之前,要设室一个情节点,引出第二个事件,也就是诱因,依此类推。

比如构思一个刑侦题材的故事,主人公抽茧剥丝,破了第一个无头案,捉住了凶手。大功告成后,又接到一个报案电话,然后开始破第二个案件,这完全是拼盘,网络文学或许可以这么写,真正的小说绝对不能这么来,这太没有技术含量了,如果你是初中生,写成这种结构情有可缘,如果你想在小说写作上有一定的成绩,就要讲究一些故事结构。

还是这个例子,完全可以在主人公抽茧剥丝,破了第一个无头案,捉住了凶手,以为是大功告成了,结果又发生了一起无头案,做案手法一模一样,主人公不得不反思,是不是捉错了凶手?还是凶手还有团伙?终于回忆起在现场勘察时的一个不起眼的证据(之前要在情节中有伏笔交待),然后从这个细微证据重新入手,继续查案。

通俗地讲,要给主人公一种“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感觉,总以为自己完成了,其实并没有完成……

在这个阶段,无论你有几个事件,一定要确定故事的大低潮和大高潮都是什么?都发生在哪个事件中。大低潮在前,大高潮在后。低潮足够低,高潮才有力!

比如你的主人公是个商业奇业,就用史玉柱为原型吧——

主人公是个一穷二白的创业青年,短短时间,就成为全国排名第8的亿万富豪(一波小高潮),突然商业帝国坍塌,从亿万富豪成为负债两个多亿的“全国最穷的人”(大低潮)。然后又经过打拼,几年后又成为身家数十亿的资本家(大高潮),故事结尾。

史玉柱的命运,情节之丰富、命运之跌宕,本身就超乎很多小说的想象发挥。

第三幕:故事结局

第三幕也就是结局,在第三幕里发生了什么?你的人物是死了还是没死?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赢得了比赛或者失利了?结婚了还是没结?离了婚还是没离?杀了那个坏小子还是没杀?如愿升官了还是被降职了?……

到了这个阶段,主人公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对抗,人物蜕变塑造完成,顺理成章地走向故事设室的结局就可以了。

结局是什么,可是具体,也可以意象,开放式的结局也是一种结局。

比如电影《精武门》最后一个镜头,陈真凌突越起,众枪齐发。人死还是没死,不交待,电影结束。最后有一句话外音,大意是“据说有人在哈尔滨见过他”,无震考证,这样就可以了。因为在影片中,对于陈真的塑造已经完成了。结局是生是死,留个悬念,也满足了很多人的观影需要,毕竟人们是不希望看到英雄死亡的。

这节课是关于故事情节装配的纲领课,接下来我们会用几节课,详细地讲述小说创作中,故事的布局、情节发展对抗和结局的相关技巧。

作业:把你的故事主线挑出来,按照故事结构图表,完成故事大纲的初步设定。

本页共67段,3667个字符,10793 Byte(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