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计算机技术可能是个陷阱

刘慈欣是现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科幻作家。一个原因是他是首位获得国际科幻大奖雨果奖的中国作家。另一个原因是,他的作品《三体》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科幻圈,还影响到了互联网圈和创业投资圈。包括雷军和周鸿祎在内的很多人都频频提到《三体》,不少科技公司比如腾讯,也请刘慈欣来担任顾问。《三体》中的概念比如“黑暗森林”、“降维攻击”在商业圈经常会被提到。

微信公众号“GQ报道”发表了一篇刘慈欣跟地产企业家潘石屹的对话。在对话中,刘慈欣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态度非常有趣,值得分享给你。完整访谈文稿,请于首页查看《总编辑之选》栏目。

首先,是关于几项重要技术的比较。计算机技术同其他另外两项可能改变人类命运的重大技术,几乎是在同一个时期开始起步发展的。这两项技术是核能和航天。而且,当时的预测更看好核能和航天技术,认为会真正改变人类未来,计算机则没那么被看好。1943年时,IBM董事长托马斯·沃森就说,全世界只需要5台计算机就足够了。

但是,发展最快的却是计算机技术,另外两项都特别慢。用刘慈欣的话说,“航天技术慢得简直让人无法忍受。”他曾经跟第二位登上月球的人类宇航员巴兹·奥尔德林交谈。奥尔德林说,1969年人类刚登上月球时,如果去问一个NASA工程师,人类什么时候能登上火星,对方都会回答说,二十年之内。但是直到今天也没实现。

至于核能,核聚变有个五十年定律,指的是,任何时候问核聚变科学家,多长时间核聚变才能实现,答案是五十年。再过二十年去问,答案还是五十年。

其次,在刘慈欣看来,计算技术当然很重要,但是一直发展下去,“它就根本是个陷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计算机技术最后营造出的是一个技术的安乐窝。“当我们什么都能用VR得到了,我们宅在家里,哪儿都能去了,太空也能上了,我们干吗还要争着去上太空”。

刘慈欣连续用了几个“很危险”来形容这种倾向。他说:“让人宅的那些技术发展得都很快,开辟新世界的技术发展得都慢。对人类来说这是不是一个陷阱?谁也不知道。”

然后,刘慈欣介绍了一个理论叫“大筛选”(Great Filter)来解释这种状况。

大筛选理论指的是,宇宙中的生物,从低等生物发展到可以一直延续的高等文明,过程中有很多道筛子,每一道筛子,都会淘汰一些物种。对于人类来说,第一道筛子是可以自我复制的分子细胞;第二道筛子可能是核战争;第三道筛子,刘慈欣认为,很可能就是人工智能技术。

在他看来,人工智能带来的最大的危险,不是说让人类没有工作可做,而是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找到一个新的社会分配机制,即使什么都不用做,也什么都会有。这样一来,“整个人类文化将失去活力,这是AI将来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一个陷阱。”

用刘慈欣的话说:“其实没饭吃没事,人类一直就是吃不饱的,反而不工作就能吃得好,那就完了。不要寄希望于说人类任何的生存需要都能得到满足,就会自发地追求更高的艺术和科学,有一小部分人会这样做,但大多数人不会,大多数人自我满足了就不会再有创造力了,只会沉沦和堕落下去。”

最后,人类技术的发展,对科幻文学也会有影响。在刘慈欣看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科幻文学越来越向内,而不是向外,对星辰大海的关心变少,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小。同时,越来越关心人的内心的感受,而不关注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感觉。

以雨果奖为例。刘慈欣每次都会把雨果奖获奖和提名的作品,无论是短篇还是长篇,从头看到尾。他最大的感想就是,“他们关注的东西早就不是科幻了”。比如连续获得三届雨果奖的黑人女作家杰米辛(N.K.Jemisin)的作品,刘慈欣读完之后,发现,“她就在表达一种极端的愤怒、对压迫她的那些人的愤怒。这个当然不能说不正当,但是科幻毕竟不是干这个用的。”

而且,雨果奖作品也成为中国科幻作家的风向标,大家都开始向这个方向写,“关注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包括对少数边缘族群的歧视”。刘慈欣怀念的则是美国科幻黄金时代的作品主题:太空、外星人、机器人。“科幻好像变味了”,“对我这样的科幻迷,或者对大多数科幻迷来说,我们肯定不是冲着科幻要揭露社会什么东西才看的,那不是科幻的任务。”

本页共15段,1689个字符,4960 Byte(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