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之八
圆觉讲座/《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之八
中华文化经典中的《金刚经》
时间:2009年11月14日
地点:台北科技大学
主讲:智崇上师
纪录:张春美
整理:周雅容、汪满妹
※从本质上看,中国古典书籍里到处充满了《金刚经》
今天要讲的是「中国古老经典中的《金刚经》」。我要讲解的中国古书,第一本就是《易经》、再来是《尚书》、然后是老子的《道德经》。这些书出现的时间都是释迦牟尼佛降生在印度之前;但是我在这些古老的书里面,找到许多呈现《金刚经》的句型。这也代表了佛在释迦牟尼佛出生于印度之前,祂们已经在中国降生了;所以在中国的古书里面,才会有这么多的《金刚经》。只不过那个时候没有《金刚经》这个名称,也没有「佛」这个名称。
《金刚经》这部经典,是在释迦牟尼佛降生在印度以后才出现的;当然「佛」这个名词,也是传到中国之后,才把它翻译成「佛」这个名称的。但是我们如果就《金刚经》的本质来看,这样的内容早就在中国的古书里面呈现了,只是看你会不会看了。
像我的话,对《金刚经》已经很熟了,所以我不需要贴上《金刚经》的名称,我才晓得是《金刚经》。就好像你看见苹果的时候,并不需要上面贴有「苹果」二字,你才知道那是苹果。当你真的知道什么是苹果的时候,它出现在哪里,你都知道:「啊!那是苹果。」道理就是如此而已。
※《易经》里的《金刚经》
我们现在第一个来看《易经》。《易经》八卦里的「一」,是「阳爻」;「--」中间断开的,是「阴爻」。阴爻和阳爻是相对的、相反的,它们就是《金刚经》的X和非X。像阴阳、日月、雷风和山川也都是两两成对。太极图,一条曲线将圆圈分为两半,一半白一半黑,白的是阳,黑的是阴,白中又有一个黑点,黑中又有一个白点,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而且太极图不是平面的,是个圆球,这就是「是名」状态,就是《金刚经》。《易经》最原始的创立人是伏羲氏,它的基础就是两仪生四象、创立八卦……以后才演变成《易经》。此外,伏羲氏还教导百姓渔猎畜牧业;更令人赞叹的是,那么早就已经演出《金刚经》了!
※《尚书》里的《金刚经》
接下来就是《尚书》,这也是中国古老的一本书。《尚书》在秦始皇焚书的时候被销毁,以后又从一位老先生那里找到,所以有很多真假的争论。这是记载中国古代历史的一本书,记载的时间,从尧开始,历经尧、舜、禹,之后夏、汤、周,大概都是记载跟帝王有关的事情。
这本书里面最有特色的一件事情,是我们大家都知道、也是孔子很推崇的「禅让政治」,就是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禹。舜是一个非常平凡、基层、而且贫穷的人,他被挑选出来,经过三年考核以后,尧就把王位让给他(根据《史记》的记载:舜二十岁,就因孝顺闻名。三十岁,尧就举用他。五十岁,他就代行天子事。前后试炼了二十年,才把王位让给他),他做得很好。之后,他又把王位交给治水有功的禹。禹后来找不到传人,他的部属就拥戴他的儿子,所以后来他的长子就继位。并不是大禹要把王位传给他自己的儿子,而是因为当时的那些臣子、部属拥戴了他儿子,所以就变成他儿子来接这个王位,就没有再禅让了。
在禅让的时代,是「公天下」的时代;禅让停止了以后,变成夏朝,之后商汤又把夏桀给灭了,夏朝开始就都传给自己的儿子,完全变成「家天下」的方式了。以前读这一段历史的时候,老师也会讲这些事情,但是他们都表现出:「禅让是真的吗?恐怕是古时候的神话故事吧!」觉得怎么可能自己当了王,会把王位交给跟自己不沾亲带故的另一个人?我们耳濡目染的观念是:「那里会有这种事情?不可能的!」当时对这个故事,有这样的印象。
※佛早就降生在中国,而且做了中国的圣人
我现在知道,这不是故事,是真实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孔子在书里一直说的圣人、圣人;因为这些都是圣人嘛!所谓圣人,我们也可以说就是一个人修行修到最好的时候,也就是佛嘛!佛也可以称为圣人。中国以前没有「佛」的名称,但是有「圣人」的名称,事实上祂们都是圣人。当你修到圣人这个阶段的时候,一定就像《金刚经》所说的离四相了;离四相,就是超越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祂已经超越了我相啦!
变成家天下的话,不是圣人,而是一般的凡人。一般的凡人没有超越我相,所以在我相的观点主导之下,一定是要传给自己儿子的。或者说他其实也不愿意传给自己的儿子,他最好是自己不死,永远当下去;但是因为他不得不死,他要死了,那就没有办法,只好选择儿子来传。圣人的话,他已经超越了四相,早已经超越了我相,他不会想要传给自己儿子,他甚至不会想一定要自己做!他没有「我相」,所以形成禅让政治是必然的,佛的话是必然的。
禹为什么没有传下去?其实他也是要找一个圣人来传,因为当时没有找到圣人,所以他就没有办法传,原因就这样而已。如果他是圣人的话,他不行禅让制度,才是奇怪的事情!我对这一段满有兴趣的。那个时候就知道,其实佛早就降生在中国,而且做了中国的圣人了。可见佛法跟中国文化的关系是非常深远的。
※《尚书》〈皋陶谟〉:领导人必备的九德
《尚书》里面有一段叫〈皋陶谟〉,皋陶是舜手下的大臣,专管司法,执行赏罚的工作。到了禹的时候,他还是大臣,禹就请教他,怎么做一个好帝王、好领导人?他就提出九德。王不但要要求自己,也要要求部属;或者选人才时,就看他有没有这九德。有三德的话,就可以被举发来做小一点的官;有六德就可以做诸侯;至于要做帝王的话,就要有九德。这九德就是「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宽而栗」就是「松而紧」。领导人要既是宽松的,又是紧的。松和紧是对立的,二者要同时具备,既松又紧,这样的情况不就是《金刚经》吗?松又紧这两个这么一合起来的时候,不就是「是名」状态了吗?所以领导人要具备的德就是这样子。
「柔而立」就是「柔而挺」。柔软的话他就会趴下来了;但是他不是趴下来的,他是挺立的。完全是柔的也不行,又是要挺的;而只是挺的也不够,又要柔的,所以这两个又是对立的。柔和挺是对立的,就是《金刚经》的X和非X,合起来就是是名状态。
「愿而恭」就是「仁而谨」,仁就是仁慈、仁爱,谨是严谨、谨慎;这也是对立的。一个人他是仁厚的,但又是严谨的;谨是仁的相反性质,又把它们合起来,这才是第三个德。
「乱而敬」就是「繁而律」。「乱」应该是繁,「敬」是有纪律的意思。我们常常好像一繁杂、一多的时候,就没有秩序;有秩序就好像不多、就简单了,这两个也是对立的,这两个对立要合在一起,就是乱中要有序。乱中有序的话,就是繁和律合在一起了。或者我们就说是「乱而序」,这个敬是序的意思,也可以。乱中有序也就是一种德相。
「扰而毅」,「扰」就是纷扰,就是有很多枝枝节节的东西──或者是要去面对枝枝节节的状况,或者是有很多枝枝节节的点子;但是在这种状况下,你是有固定方向的──「毅」是一个固定的、坚定的方向。当然一个人遇到纷扰的状况的时候,如果他不知所措的话,就不毅了。或者是点子很多,扰动了很多的人事物,扰到后来,他自己也不知道朝哪边,方向没有了,这就不对了。所以这两个是相反的,又要合在一起;这样子合在一起,这就是《金刚经》了。
「直而温」,「直」就是直爽、坦直。很多人很直,一下子就把人家的短处都揭露了,会把人家刺得很痛,会有这个毛病;直是好处,但是会有负面的东西。如果你是直而温的话,很温和的直,那就不会刺伤人。这正好又是两个相反的,合起来变成在是名状态,就是一个德。所以这里写的,全部都是在是名状态。
「简而廉」,我把它改成「简而丰」。简就是比较少、简化的,丰就是比较多、丰富的;简单中有丰富、或丰富中又有简单,这又是两个相反的东西。这两个相反的东西能够合一的话,就是一个德性。
「刚而塞」,我把它改成「刚而韧」。塞是充实的意思,一般刚硬的东西是很脆、易碎的,但是有韧的话,这问题就没有了。当然,这个韧本身已经是合了,现在我把它改成刚而韧,刚和韧合在一起也还是「是名」状态,当然更好。
「强而义」,你虽然很强,但是合乎正义,那就是合理的;有些人是很强,但是不合正义,那就是霸道!小布希在伊拉克这件事情,表现的就是很强,但是没有义,德不够,缺了一德。在〈皋陶谟〉、舜和禹的时候,他们所体验出来的这九德,全都是《金刚经》的是名状态。
我再补充一下,我上个月说过,《金刚经》的是名状态有两个部分,一个是有相的,一个是离相的。像刚才所举的太极图,它的是名状态是有相的,它呈现太极图给你;它不是无相的。这里也一样,虽然我们说不出「仁而谨」合起来是什么;但是它是有相的。那个相我们不太晓得怎么说它,可是它是有相的,要说又说不出来,就有这个状况。就因为你说不出来,所以又带有一点离相的味道,因此它里面,有相的味道和离相的味道都具备了。不像《金刚经》里面,讲到「是名」状态,我们会特别强调它离相的部分;这个状况不是,它是有相的、离相的都有,都在里面了。所以它的「是名」状态是很丰富的。
※《道德经》里的《金刚经》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旁边是我加上去的:「美丑相衬,善恶相惕,来往相礼,摇曳生姿,进退相让。」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这个其实就是《金刚经》,但是它是用另外一个方式呈现的《金刚经》。如果用《金刚经》的句型来呈现的话,应该说「天下皆知美即非美,是名美」、「天下皆知美之为丑,是名美」。但是他不这样说,他说:「天下都知道这个是美,都认为这个才是美,那就不美了。」他用反面的表现;但是这样子的反面表现,也是《金刚经》。《金刚经》里面,我们并没有这样子的句型,但是这个意义是有的;所以老子《道德经》就含有《金刚经》的另一种句型。这个句型就是:「你认为这个是美,大家都认为这个是美,大家都朝向这个方向去努力,让它愈来愈美。那个愈来愈美啊,就不美了,就变丑了。」意思就是这样子。
他所呈现的都是真的,真的是这样子;举个最典型的例子:缠小脚。中国在宋朝的时候,就开始有缠小脚的习惯,原始动机就是为了追求美。其实这样的美,不是在中国才有,在西方也有。你看!他们跳芭蕾舞,都是把脚裹得紧紧的,然后用脚尖来跳;用脚尖着地,来练这个功夫。其实这个跟中国古代要缠小脚的原因是一样的,只是中国做得更彻底──从小就把你缠起来,不让脚长大,就是一个小脚。真正目的是为了美,但是美了一千多年就变丑了,丑得不得了的丑!
小时候我看过我外婆的小脚,真的又臭又丑,好丑哦!我外婆在浙江,浙江在中国是比较富庶的地方;我祖母住在广西,广西是比较贫穷的地方。我祖母是要种田的,所以他们那里没有缠小脚;不但没有缠小脚,还打光脚。我外婆一提到我祖母,她就语带轻蔑地说:「啊!那个大脚婆。」所以她对她那个又臭又难看的小脚是颇感骄傲的。当时她们为什么要缠小脚?那时的父母亲不得不给孩子缠小脚,因为不给孩子缠小脚的话,以后长大了,大脚是嫁不出去呀!一生的幸福都没了!就是忍痛也要给你缠,这就是美之为美的结果。
大家都认为这才是美,你没有这样子不行,所以大家就来做。做了一千多年,就变成这样。我们现在的人会觉得这是很丑的,这是很真实的例子,告诉你「美之为美,斯恶已」是真的。那大家会想:「大概只有缠小脚这件事情吧!也只有古代的人才会干这种愚蠢的事啦,现在的人已经都很开明了,不会干这种事了,这一类的事情都没有了。」真的都没有了吗?其实还是一样存在的啦!现在不是为了美,我们会做一件事情:眼皮这里开一刀──割双眼皮吗?这开一刀怎么叫做美呢?那是伤残啦!此外,胸部还要垫一些什么──隆乳,那也是伤残!开了刀、填东西进去,经过伤残的,怎么叫美?所以不只是古代的人,现在还是一样的。虽然这是老子《道德经》里讲的,但是我认为这就是《金刚经》。《金刚经》讲的是真里,真的是这样子。
大家会想,大概只有「美之为美」这个地方有问题。那我们再看看下面一句:「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咦?善也是这样?如果是《金刚经》的句型来表达的话,就是「善之为恶,是名善」,它现在呈现出的是「善之为善,就不善了」。有没有真实的例子?有啊,你想,我们读书不是一件善事吗?大家都认为是善事,要读啊!尤其我们华人,其实不只华人,日本人也一样的,要读书,读到后来,还要去补习;而且从幼稚园就开始读了。
原本读书是为了增长智慧;现在读书不是,是增长分数,没有增长智慧啊!现在是为了增长分数、增长文凭、增长证书。各种证书都一样,很多人有驾照,但是不会开车,不敢开车、不敢上路,这样的人都有。这样就已经不善啦!大家都认为读书就是善,这么一努力读、读、读,都变质了。天下的事情全是这样子,「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个部分,也就是《金刚经》。
再看下面,「有无相生」,有和无是对立的,无会生有、有会生无,有无会相生。「难易相成」,有难有易,就会完成事情。所以这个生,就是有无的合;这个成,就是难易的合。这个合是有相的,不会像离相的那个,有点难以捉摸。这有很清楚的相呈现,它们的合相,就是是名状态的有相部分。
「长短相形」有长有短,就可以比较,比较又是它的合。「高下相倾」,有高有下就有倾,就有往上倾、或者往下倾的那种状况,或者有往上仰、往下俯看的情况出现。「音声相和」我们如果唱歌有二部、三部的话,不是只有一部的唱,合音就会出来。那个合音就是不同的音声在和,是在是名状态。「前后相随」,有前有后就有跟随的状况出现了。这就是他们合在一起,两个东西融在一起的时候,它的是名状态,这个是名状态是有相的。「美丑相衬」,有美、有丑就有一个衬托的关系;「善恶相惕」,有善有恶,就会给人生出警惕。「来往相礼」,如果我们送东西,有来有往的话,礼就生出来了,这些都是合。
「摇曳生姿」这是普通的成语。比方说,跳双人的芭蕾舞,他们这样摇来摇去,就生出优美的舞姿了。事实上,这一段,我没有办法写出句子来,但是状况是有的,大家可以感觉得到。如果跳芭蕾舞没有音乐就很无聊,如果芭蕾舞配上了音乐,唉呀!真是美得不得了,那种美感就是他们的合,就是他们的是名状况。就像双人的冰上芭蕾舞表演也一样嘛!苏同修帮我创了一个句子,她说:「乐舞合韵」。不错!乐就是音乐,舞就是舞蹈;合就是合起来,韵就是韵味,乐舞合韵这个状况也是。然后「进退相让」,这个我想就不用再解释了。「摇曳生姿」、「乐舞合韵」……这些都是呈现了合相,我想,我们大家都有经验的。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圣人因为知道这些名相都是相对而有,因此应付万事就是无为,也不以言词而教化众生;如同天地生万物,从来没有辞而不做的。「生而不有」,天下万物这么生出来,也没有据为己有。「为而不恃」,我有为,我做了一些事情,但是也不自恃其能;不会因为这是我做的,就要把持。这里都是《金刚经》,「生而不有」是,「为而不恃」也是。
「功成而弗居」有功劳也不占有,这又是《金刚经》;「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因为他不占有,所以就不会丢掉。比如说,一般人建了一个大功,为了这个大功劳,会争功说:「这是我的功劳……」他不争功劳,他不会居功。当你真的做到不居功的时候,你想把功劳推掉还推不掉,丢也丢不掉的。因为不居,所以就不会失掉。这个状况,不就是《金刚经》?
《金刚经》说,度了多少多少众生,实在一个众生都没有度;讲了什么什么,实在都没有讲;做了什么什么,其实也没有做。这就是「功成而弗居」。「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就因为你不居功,种了好多好多福德,但是都没自认有福德;福德是没有的,那就不居了。「是以不去」,所以你去不掉,就是《金刚经》说的福德无量无边。这一段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觉得你有功劳,你的福德就不多了;因为福德是没有的,所以才说福德是无量无边,多得不得了。「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他讲的还保守一点,只是丢不掉;《金刚经》讲的更多,因为没有,所以不居,所以多得得不得了。到这里都是《金刚经》。
这样看来,我们就知道,中国古书里面,《金刚经》多得不得了;这个东西,在我们的古典书籍里面,早就呈现了。从这里我们就更可以确认一件事情:「佛」这样的圣人早就到中国来了,《金刚经》的内容早就在中国出现了,不是先到了印度,然后才从印度传到中国来;传过来的,只是「佛」的名称、《金刚经》的名称而已。所以,这些名称倒是从印度再传到中国的;至于本质话,中国早就有《金刚经》了,这是我对《金刚经》的解读。
我把《金刚经》弄清楚了以后,我就知道,不是一定要写上《金刚经》几个字,我才知道它是《金刚经》。就像我已经知道苹果了,并不是要看到「苹果」这两个字,我才知道是苹果,根本不需要呀!任何苹果,只要一出现我就知道,这是苹果嘛!所以我看《金刚经》,不是从文字上看,是从本质上看。从本质上看的话,中国古典的书里面,到处都充满了《金刚经》,而且他们表现的方式还更加丰富。有关中国古典书籍里面的《金刚经》,我们就讲到这里。接下来,我就来说明一下,在我们日常生活里面,到处充满的《金刚经》。
※日常生活里面,到处充满的《金刚经》
我们生活里面,到处都充满了《金刚经》,最常见的一个状况就是大家常说的:「吃亏就是占便宜」。这句话就是《金刚经》。这句话是再平常不过了,大家常常听到;自己可能也常用。尤其在吃了亏以后,要安慰一下自己:「啊!吃亏就是占便宜。」这是最常说的。事实上,吃亏是会占便宜的,这是真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它就证明了吃亏就是占便宜!我想这个情况应该是大家都体会过的,但是你们可能不会知道,这个就是《金刚经》。听我这样讲过以后,你就知道《金刚经》实在很平常!
「失败为成功之母」也是《金刚经》。这不是《青年守则》吗?这句话没有人不知道吧?只要读过书的人都知道。不过大家可能不会当真,认为《青年守则》,好像是鼓励失败的人,不要垂头丧气,要发愤图强,以为只是这样的目的。不是哦!它是真的。大家只要看最近很红的一本书──《富爸爸穷爸爸》,那位作者说,他的富爸爸在他十岁的时候,就跟他讲;以后你们要经营企业一定会失败三次,第四次才会成功。他以后还真的失败了三次,第四次才成功。
书上说最好在年轻的时候先失败,不要等到老了以后才失败,否则会很辛苦;更不要先成功后失败,那就变成「成功是失败之母」的范例,那也很辛苦了。他还特别讲了,为什么要失败三次?他说:「经营企业的诀窍,你去上什么MBA、什么课程,都学不到。真正在什么时候才学到?失败的时候。」因为你失败的时候,才会痛定思痛,彻底的反省,把问题找出来、改正过来。也把自己的优、缺点弄清楚,这样才会有后面的成功。如果你没有找出自己的缺点,或者经营企业的诀窍,方法没有学到,那是不会真正成功的。
有人少年得志,一开始就一帆风顺;但是这样成功的人,后果都很危险。为什么呢?他成功可能是运气。就像上次,美国不是有所谓的科技泡沫、网路泡沫;在那之前,科技业是随便做随便赚,好多人发财;后来泡沫一破,全都惨了。当中有一个人,少年得志,白手起家,起先赚了四亿美金;泡沫一破,赔了四亿美金,赔的时候,他四十岁。四十岁之前一帆风顺,而且到处跟人家讲述成功之道。后来人家就问他:「你这么成功的人,怎么后来会失败?」他说:「就是因为太成功。」所以「成功为失败之母」,这句话也是真的。这不就是《金刚经》吗?这就是《金刚经》。
还有一个例子,孔明对孟获七擒七纵,擒就是抓起来,纵就是放掉嘛!所以「擒就是纵,是名擒」,七擒七纵之后,那个「是名擒」可厉害了,从此孟获对孔明服服贴贴,不再作乱;不只如此,苗族对整个汉族,从此就没有作乱过,到现在一千多年,一擒就擒了一千多年啊!这是什么?《金刚经》呀!这样的东西,是不是只有中国才有?现在看起来,西方也有;也许西方是从中国学去的也不一定,那就不知道了。
企业管理有一位大师Michael Hammer,他本来是学物理的,后来成了企管大师;他写的《企业改造》一系列书,里面就讲到:「最好的管理,就是管即不管。」什么叫做「管即不管」?就是你能让你的员工和干部,他们自我管理,那就是管即不管。管即不管的是名状态,就是自我管理。这个「自我管理」有没有人做到?有人做到呀!部属及员工都能够自我管理,那就不用管了;但是有办法让员工和干部能够自我管理,这才是本事,才是最高明的!这个「管即不管」是什么?是《金刚经》!可见得西方也有。
这些事例可说俯拾皆是。佛经里面有、中国古典的书里面有、日常生活里面有,当然禅宗里面也都有,那我们就可以知道,到处都有《金刚经》的。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信即不信,是名信」,你要信到不信,才是真正的信。这也是《金刚经》,这个《金刚经》其实大家都在用。我举一个例子,就显现大家都在用。就举我自己好了,譬如说,我姓梁,我到底要不要相信我姓梁?哪一天,我说:「我要相信我姓梁。」那就糟糕了,我的身世有问题了嘛!对不对?我现在没有这个问题,对于我姓梁,我已经信到不用信了。我还需要相信我姓梁吗?我不需要相信,没有要相信的需要呀!当你有「要相信」的需要时,其实是有问题的。
这个状况大家都有,你们对自己姓什么,会觉得有需要:「唉!我要相信我姓X」,有这个需要吗?没有嘛!所以你们都已经处在「信即不信是名信」的经验里面。你们对这件事情,是有经验的呀!你对这个事情有经验,就是对《金刚经》有经验、对《金刚经》的「是名」状态有经验。所以大家不是没有经验,只是你没有注意到而已。
对于要相信、不相信,我们常常会有这个问题的。尤其在你的一些亲戚、或朋友要向你借钱。你心里想:「唉哟!他到底会不会还?借了以后,他到底会不会还?」但是又有朋友、亲情的压力,不借不行;可是借又不放心。这个时候,你自己就会下一个决定:「啊!我先相信他会还好了。」对不对?有这个状况嘛!不得不借的时候,心里面其实是有疑虑的。这种状况借出去的钱,多半是不会还的。只有在你根本就想:「我借你,还不还无所谓。」这样,还的机率才高。因为你没有疑虑呀!所以我们什么时候才要信?都是有疑虑的时候,才需要用到信。
什么时候是信呢?就是你能够信到不需要信了,那个时候,就是没有疑虑;没有疑虑的时候,就是「是名信」的状态。日常生活的这些事情,在在都显现《金刚经》是无所不在的;事实上你也在用,你也处在《金刚经》的「是名」状态。比如说,你看芭蕾舞时,「乐舞合韵」那种美感生出来,那就是《金刚经》的状态;那种滋味,大家都尝过呀,所以这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预告:十二月份要讲《金刚经》与《金刚经》中的四相,以及让大家学《金刚经》真言。十二月份的讲座讲完以后,有关《金刚经》的部分就算结束了。
【现场问答】
问:我对《金刚经》略有研究,但是这样子,如何能够透彻生死,了解生命究竟呢?
师:如果你能够透彻去体验《金刚经》的话,那么你对生死就会透彻了解,生命就会究竟。这是要实践的,实践了就会;没有实践,是不会有作用的。
问:对小孩的管教问题很烦,如何要管即不管,可否举实例说明。
师:你能够促使小孩或学生能够自我管理,那就不用管了;如果促不成,你还是要管他。或者你还没有促成,在促成的过程中,还是要管、要教导。
但是我觉得,你自己本身有个问题;你觉得管教问题很烦,你先要面对你自己的烦恼。把你自己的烦恼解了,你才有办法去面对小孩的管教问题;如果你对自己的烦恼解不了,这个问题是解不了的。
问:请问古代中国几位圣人,是否也是佛菩萨来示现的?
师:是,是佛菩萨来示现。
问:感谢梁师精辟的开示,真是让人耳目一新,而且佛教与中国的渊源是这么的深,这是否就是佛法将会在中国大兴的原因?
师:对,这是原因之一。
问:请问,依老子的《道德经》来看,老子是否有悟自性?是否跟佛教是相同的?
师:老子有悟自性,但是不见得完全的悟法性;所以跟佛教是相似,还不到相同。
问:微尘非微尘是名微尘,福德即非福德是名福德,等等,由各种名相进入是名状态,都是一样的吗?
师:不一样,只是句型一样。念这样子的句型,光是念不够,是要实践的;做到才能进入「是名」状态,没有做到只是文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