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类别 sn 符号 简述 详述(数学符号
数量符号 1 e 自然对数  
  2 π 圆周率  
运算符号 1 + 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意大利文“plu”(“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 “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 “×”,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
    ÷ 或/
    并集  
    交集  
    - 运算 或\ 集合的运算
    √ ̄ 根号 “√”是由拉丁字线“r”的变形
    log 对数  
    lg 常用对数  
    ln 自然对数  
    :  
    || 绝对值  
    d 微分  
    积分  
    闭合曲面(曲线)积分  
关系符号 1 = 等于 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
  2 约等于  
    不等于  
    > 大于  
    < 小于  
    大于或等于
    小于或等于
    变量变化趋势  
    相似  
    全等  
    平行  
    垂直  
    正比例  
    属于  
    包含  
    | 能整除 a|b 表示”a能整除b
结合符号    () 小括号  
    [] 中括号  
    {} 大括号  
性质符号    + 正号  
    - 负号  
    ± 正负号  
省略符号   三角形  
    Rt△ 直角三角形  
    sin 正弦  
    cos 余弦  
    f(x) x的函数  
    lim 极限  
     
    因为  
    所以  
    连加  
    连乘  
排列组合   c 组合数 cnr:从n个元素中取出r个元素所有不同的组合数C
    ! 阶乘  
离散数学   全称量词  
    存在量词  
    断定符 (公式在L中可证)
    满足符 (公式在E上有效,公式在E上可满足)
    命题的“”运算 如命题的否定为﹁p
    命题的“合取 (“与”)运算
    命题的“析取 (“或”,“可兼或”)运算
    命题的“条件”运算  
    命题的“双条件”运算  
    <=> 命题的等价关系
p<=>q 命题pq等价关系
    => 命题的蕴涵关系 p=>q 命题pq蕴涵关系
    A* 公式A的对偶公式  
    wff 合式公式  
    iff 当且仅当  
    命题的“与非” 运算 ( “与非门” )
    命题的“或非”运算 ( “或非门” )
    模态词“必然”  
    模态词“可能”  
    空集  
    属于 AB,即“A属于B
    不属于  
    P(A) 集合A幂集  
    |A| 集合A的点数  
    א 阿列夫  
    限制  
    (x,y) 最大公约数 xy最大公约数
    [x,y] 最小公倍数 [x,y] xy最小公倍数
    [1,n] 1到n整数集合  
    d(A,B) 点之间的距离
|AB|,或ABA与点B间的距离
    C 复数  
    N 自然数集 (包含0在内)
    Q 有理数  
    R 实数  
    Z 整数  
    垂直  
    恒等于或同余  
    >>
 
    << 远小于  
     
    无穷大  
    dy 微分( df(x) 函数y=f(x)的微分(或线性主部)
    f(x)dx 不定积分 函数f的全体原函数
         
         
         
         

卖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里的酒卖了多少。以后,当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时候,就在“-”上加一竖,意思是把原线条勾销,这样就成了个“+”号。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